关于林徽因的散文

散文 时间:2022-11-06 23:00
关于林徽因的散文

关于林徽因的散文1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提起民国十大才女,民国四大美女,林徽因都名列其中。林徽因是综合素质好,她兼具美貌与才情,赢得“民国女神”的称号。她的美名为人所知的还是、才华、美貌、情史。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祖籍:福建福州。出生:浙江杭州。是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中国著名作家,诗人。

提起林徽因许多人并不陌生,她平生相遇的三个男人身份显赫:大诗人徐志摩,是她喜欢的初恋。建筑大师梁思成,是她始终的婚姻伴侣。学界泰斗金岳霖,是她的蓝颜知己。她与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故事,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存在。徽因在生活中也会经历坎坷,但始终有良人的相助,有自己的待人之道,所以从容自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林徽因从小就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最让她受益的是父亲林长民的新开放思想,他没有限制林徽因的成长,反而让她多学习,多接触新鲜事物开拓视野。因此父亲经常带她去陌生的环境,见陌生的人,最直接增长了林徽因的判断思维能力。

在她16岁那年林长民带她游历欧洲,这期间,林徽因初见徐志摩时称徐志摩为“叔叔”,他是父亲的朋友,是自己的长辈。那年,林徽因16岁,徐志摩24岁。父亲把徐志摩介绍给林徽因时说做她的文学导师,期间交流平凡。年龄的差异,并不影响徐志摩的浪漫情怀。眼前这个明媚、聪明、可爱的少女,不时的在他眼前荡漾。他已经为了她神魂颠倒。

与诗人相识,林徽因逐渐被徐志摩英俊的外表,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而倾倒。他就像一缕春风,拂拭在她那处事未深的心灵。自从知道徐志摩己有妻室还有俩个孩子。面对徐志摩的痴狂追求,林徽因心慌了退缩了,从此她理智的“躲避”纠缠,选择随父亲回国,其要因也是父亲的激烈阻止,当心心智未全的女儿受损,避免让人指斥第三者。抉择是艰难的,理性和热情,最终选择了理性。在伦敦时的邂逅戛然而止,林家父女不辞而别。

1921年,林家父女从英国回国,特地选址北京雪池胡同,据说父亲在欧洲,养成了夏天吃冷食的习惯,所以就在雪池胡同冰窖附近,选择雪池胡同2号院居住下来,父亲将宅院命名为“雪池斋”。林徽因就是在这里放弃了康桥的浪漫,选择了眼前的现实。对诗人徐志摩的情感,她巧妙的封存,收藏。

而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在英国伦敦由金岳霖等人的公证下,迅速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他说:“我俩的婚姻就像西装和小脚,古怪又荒唐”。张幼仪反问:“那林徽因也裹过小脚,怎么你就不嫌弃”。离婚协议后,徐志摩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对于徐志摩的态度,张幼仪虽然伤心无奈,但依然保持善良和宽容。

获得自由的徐志摩匆匆回到国内,急切赶到“雪池斋”林徽因的家。林父把徐志摩引进书房,这时,几行小诗映入他的眼帘“长者有女年十八,游学欧洲高志行,君言新会梁氏子,己许为婚但未聘”。眼前的徐志摩,瞬间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他明白此时林徽因已订婚,自己认为来晚了。这字面分明是写给自己的“闭门羹”,只得心照不宣,于是他陷入痛苦中。

八年前,他第一次的康桥,是那样的美好,憧憬着的爱情是那样的光明。如今,再一次的康桥,他疲倦失意没有了昔日的风彩。康桥他确实把心献给了可爱的爱情,也献给了无爱的婚姻。他此时是孤独痛苦的,所有的一切就像一片云;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南京为了能够赶上林徽因的一场;北京建筑艺术演讲会。他乘坐的飞机因为大雾飞机坠落而不幸遇难。这次林徽因没有等来徐志摩,也没有参加他的追悼会,只是悲伤流泪请求丈夫带回一块飞机残骸留下纪念。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情有几份,爱有几多,谁都难清说,但是徐志摩一定是林徽因在心目中最重要的情诗。

多年后,林徽因对女儿谈起徐志摩,她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了诗人的浪漫情绪杜撰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当初我的确欣赏过徐志摩的浪漫和飘逸,一旦面对婚姻我很清楚;诗人往往的浪漫只是一瞬间的激情,特别在婚姻上他就不那么的靠谱。他今天可以因为喜欢我而向张幼仪提出离婚,等到以后,他也有可能因为别人跟我离婚,简单说,对他我没有安全感。可见徐志摩是她的一个梦一样的初恋。最终,她选择徐志摩做挚友。

因为是父辈的关系,小时候就认识梁思成,他是梁启超的长子。在林徽因回国后,由于大人的意思她逐渐与梁思成有了亲密接触。梁思成与徐志摩可谓性格完全不同。徐志摩是热情张扬,肆意浪漫。而梁思成成熟稳重,性格内敛有强烈的责任感。林徽因在“雪池斋”生活了三年后的1924年,离开雪池胡同和梁思成一起赴美留学学习建筑。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新环境里,林徽因对梁思成的个性有一种新的认识与了解;他并不怎么浪漫,可他更为青睐,更为踏实,她享受到梁思成务实的对自己呵护。再者,俩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对建筑造艺的喜欢与追求。加之,双方父母都有意撮合支持。因此,林徽因和梁思成很快就订婚成为未婚夫妻。

门第相当的结合,林徽因与梁思成可称是一对郎才女貌。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结成秦晋之好。1928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由梁启超的主持下林徽因和梁思成喜结良缘。对于梁家的儿媳,梁启超颇为满意。好在婚后梁思成对林徽因呵护备至,琴瑟调和,二人生活恬静而幸福。真是才子配佳人,“笑声点亮了四面风”。

1930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结束了东北大学的工作回到北京,在东城北总布胡同3号居住,这是颇具特色的四合院,宽敞明亮每逢周末梁林夫妇就会在家举办“家庭文化沙龙”。当年文化界、学术界、社会名流鸿儒,胡适、李济、朱光潜、陈岱孙、徐志摩等人都是这里常客,还有费正清、费慰梅等外国学者朋友。都是自觉的参加文化沙龙。

聚集在这个典雅幽静的环境里,品茗闲聊、谈经论道、切磋学问,好不热闹。林徽因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当然是人们围绕的中心。在热门的议题上,有着得理不饶人的气势,把解析拿捏的明明白白,在场者甚为折服。她待人谦和处事周到并懂得分寸。她的优雅大方让男士们为之心仪。不久梁家便成为北京最有名气的家庭文化沙龙。

梁家的“文化沙龙”,却称为“太太的客厅”得名于冰心,冰心和林徽因一样的才华横溢,两人是老乡。祖辈之间有交往。福州杨桥路17号,该故居祖辈七房人家(包括林长民),林徽因堂叔林觉民广州起义失败殉难,林家避祸迁出,房屋让售予冰心祖父谢銮恩。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和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又是清华1923届的同班同学,而且还住在同一间宿舍,他俩无话不谈。好朋友冰心可能是误会,沙龙并没有邀请女性参加,就这样让冰心醋意横生。

优秀的女人常常容易引来同性的妒忌。于是冰心写了一篇小说叫《我们太太的客厅》。内容以温婉形式伴着调侃笔调。发布后引发大轰动。小说描写的太太是:爱受男人环绕,爱出风头,是一个工于心计,把男人玩弄于鼓掌的女人。人物各个出现的角色,形象内容十分近似沙龙人物。于是不甘示弱的林徽因在山西考察期间特意带回一坛陳醋,托人送给冰心。事后冰心万万没想到,自己写的小说反倒是为林徽因的沙龙做了一个免费的广告,让“太太的客厅”更加声名远扬。晚年记者采访冰心,她表示《我们太太的客厅》小说的人物原型,是徐志摩,陆小曼,这谁会相信呢?

金岳霖最初认识林徽因是因徐志摩邀请。1931年一天,听闻林徽因在自己家办沙龙,徐志摩想见她,于是为了避嫌邀约金岳霖等一同前往。在沙龙的热烈攀谈中,徐志摩为大家介绍了京城才子哲学家金岳霖。这是林徽因第一次与金岳霖沙龙相识。林徽因和金岳霖谈吐甚欢,倍感荣幸。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聚会,可是对于金岳霖来说却是他人生的转折。从此金岳霖无法自拔,深深地被林徽因的才情所吸引。

林徽因与金岳霖则心灵契合,成了林徽因的蓝颜知己。自从认识开始,尽管梁家多次搬家他一直是随行的影子,成了毗邻而居的诚挚,梁、林、金三人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生活在一个院子里,相互帮助相互关心,金岳霖笑称梁林两夫妇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三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每当夫妇矛盾吵架,后院的金岳霖就成了评理的“和事佬”。

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美至极,林徽因则是对他钦佩敬爱。在现实的面前,金岳霖选择了理智对待,选择了守护式的爱情。用一生的真诚和不远不近的距离守护着她。金岳霖默默地付出,林徽因何尝不知道他呢?林徽因心里纠结,她不知道现在自己爱的是谁。她一直克制自己的情绪,她想告诉梁思成。1932年梁思成天津宝坻调研回来,她坦诚的把心里话告诉了梁思成:“我爱你,但也爱上了金岳霖”。梁思成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告诉林徽因说:“如果你选择金岳霖,我会祝你们幸福”。梁思成心里明白既然是这样,爱是不可勉强,你爱我,我给你婚姻,哪一天你不爱了你可以自由的走。我不忍心你为了我而受委屈。后来,林徽因把原话转给了金岳霖,他告诉林徽因说:“看起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在金岳霖80岁,当时有记者千里迢迢从福州来北京,为了解林徽因的一些往事。金岳霖配合照片讲述一些回忆,以及喜欢与追求的过程,其他不愿意多说。当来访者陈钟英把林徽因诗集放到他面前,问他写点东西附在上面时,金岳霖更是沉默好久。后来他慢慢开口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提起林徽因病痛和死亡,他说:我心情难以描述,对她的评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极赞欲何词”。当记者拿出一张林徽因老照片时,他看着出神,问记者:能送给我吗?看得出他很珍惜那段情感,爱情对他来说是奢侈的。

晚年的金岳霖一直和梁林夫妇的儿子梁从诫在一起生活,他们形同父子,金岳霖一直将梁从诫当亲生儿子,而梁从诫也待金岳霖如父,叫他为“金爸”。金岳霖念念不忘是林徽因而林徽因回报他的;是整个晚年的不孤单。

林徽因她的感情世界和她的才华一样的充满传奇,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因病结束了她传奇的人生。就像秋天的落叶,静静地归入尘土。她一身的容华才智在这里灰飞烟灭,冷暖悲欢也随着梦断香消。说起林徽因评价基本分为两派,而且两极分化严重,其中也包含嫉妒成份。关于林徽因有人是这样描述的:她是徐志摩的梦中情人,她是梁思成的事业伴侣,她是金岳霖的绝对女神。她是民国以来颇受争议,最受男人喜欢的女人,也是备受女人醋意甚至责骂的女人。

林徽因志向远大,集诗意、才情、美貌于一身的女人。她给人们一种温婉,可人之感。是人们热爱、欣赏、佩服的女人。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在建筑学上的追求却非常执着。是《中国建筑史》的撰文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纪念碑的图案设计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一生著述甚多,广为流传《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爱上一座城》《林徽因诗集》…。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作者:蓝桥)

关于林徽因的散文2

民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那个动荡的年代也是忧伤的。数尽那个繁华岁月,总有几个令人动容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令我们追忆。林徽因的存在不得不说为那个已入历史书卷的年代增加几许美好向往。我喜欢作者的笔风,她用诗意的笔风去描绘那个诗一般的女子更显生动可爱。而这个女子的故事远不是诗意两字就能简单概括地。

这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谈论至今。那座康桥上,那位多情才子是否还在等候她的梦中新娘。那个浪漫到连死亡都是为了她的徐志摩,是林徽因心中不可磨灭的疤。这世间就是如此,爱情不是生活,你想要的是携手天涯,浪漫岁月,而我只想要那人间烟火,岁月静好。那份没有结果的爱从没有丢去,只是化作一道成长的疤痕印刻在那记忆的深处,在夜深人静,寂寥时光时才会被想起。对志摩来说,那分曾经的爱情从未被时间冲淡,他永远在心中、在脑海、在那一首首诗歌里。林徽因深知一点,有些爱是需要放手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所有的浪漫最终都要回归平淡,即便浪漫的爱情多么的令人不能自拔。林徽因是个理智的女人,她感谢徐志摩在最美的年纪给了她最美的爱情,但生活总要继续,林徽因最终还是选择了梁思成。梁思成是名门才俊,他不似徐志摩那般诗情画意,但他能许给林徽因岁月静好的生活,生活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琴棋书画诗酒花只能是生活的点缀。爱一个人,我不要给你那不知未来的浪漫岁月,我要给你那平淡时光。梁思成是一个十分宽容且尊重别人的人。即便后来林徽因爱上了金岳霖,他也只是说一句:“你是自由的”。而林徽因的内心是感激的,她不会因为爱上另一个人,而选择放弃自己的夫君和现有的平淡生活,否则她为何对徐志摩那样决绝呢。这样的爱情是平淡的,是安静的,是一个女子想要的安稳生活。梁思成是那个陪到他最后的人。

曾看到一则标语这样写道:“今生不是你的徐志摩,但愿成为你的金岳霖”。爱情有多种,但能做到金岳霖这种的世上能有几人呢。在如今这个利益驱使的年代里谁又能够不顾一切的去爱一个人呢?这个一代文豪做到了,一生只为她一人,他很明白爱一个人不是要得到她,如若能够陪伴在她左右便是最大的爱了。他对林徽因的爱是用一生去守护的。终身未娶就是他对她最大的忠诚,林徽因也明白他的爱是付出,从没索求任何回报。这是林徽因最大的欣慰,在那个年岁里,她无福消受此等爱意,也给不了他任何承诺。但是金岳霖从未为此苦恼,也从未给过林徽因半点压力之举。这种爱,爱的干脆,爱的无悔,只求能需我爱你就罢了,再无半许他求。

林徽因对自己的事业十分热爱,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让人为之钦佩。即便是自己抱病在身,关注的也是自己的事业,我有时会想,她是否真正的喜欢自己的事业,如果是,我真的很羡慕她,能够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辈子也值了,如果不是,那我是十分的钦佩她,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有如此成就也是十分的不易。她那种认真工作的态度,是这个时代缺少的,我们太多的是为了钱,而她则不然,全然是自己信奉的人生信条,她曾说过,如果人活一世怎能不留下些东西与这世间。

那首《人间四月天》,曾不知被多少情人吟诵,不禁感慨这位奇女子的清新脱俗,一曲断肠曲,扰乱心中事。那首美丽的诗歌一直在耳中环绕。林徽因对文学的喜爱是融入到骨子里的,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文字的熏陶,使得这位女子更显诗意,可生活岁月却锻造出她现实里的坚毅。无论对生活,还是对事业她都是一个理性的,即便人生有很多的不完美,但她的故事就是这般的温润,教人向往美好。无论读她的诗,还是看她的故事我都满怀感激,因为她的那些选择,那些精神,都已幻化为我人生路中的一个个的引路人。(作者:坐上板凳)

关于林徽因的散文3

民国时期是一段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年代。而就在那个时期,孕育出了一群特殊却美丽的民国女子。

民国女子成千上百,如同招摇在民国岁月里的花,有雍容华贵的牡丹;有冷艳清绝的梅花;有幽静超人的兰草;还有那超凡脱俗,淡雅灵秀,柔弱亦坚强的莲。就如同那个清隽的女子,在民国时期谦卑又骄傲的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林徽因,一个生来就让百花失色的女子,她既有江南女子的温婉诗意,又受过西方教育的熏陶,她柔情又聪慧,典雅亦高贵,世间所有的灵气似乎都集于她一身,虽经人世半百,却始终轻灵纯净,活在人间四月天里。

很多人以为,林徽因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姐,美丽柔弱的才女,林妹妹似的人物。其实不然,林徽因具备着许多女性无法涉及的坚硬。为了不做亡国奴,她可以同梁思成放弃北京优越的环境,携家带口,四处迁途。尽管炮弹就在头上飞,却能做到面不改色,不慌不忙。她不计环境恶劣,放下身段,洗手作羹汤,比一个农妇还要辛劳的去操持家务,这颠沛流离的生活持续了七、八年,她所经受的苦与累也是难以想象的,这使她的肺病情况逐渐恶化,最终在五十一岁时与世长辞。

林徽因一生短暂,但她却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建筑师,青年时就投身于中国建筑业,与梁思成一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跋涉千里,去寻访那些湮没在民间,可能明日就毁于战火不复存在的古建筑。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交通与朝发夕至的今日完全不一样,他们要常去那偏远的深山村落,其艰辛,远胜于现在户外徒步探险的人。而患有肺病的林徽因,硬生生的挺住了所有艰辛苦难,拖着病体,一手一脚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建筑系。,培养出中国第一批建筑师,倾注心血帮助梁思成完成许多部关于建筑的论著,为中国建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她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爱,是暖,是希望。是民国世界一株温柔摇曳的莲,婉兮清扬,红颜不老,时隔百年,依然让人宛如初见。

关于林徽因的散文4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每年的四月,我都会想起林徽因,想起她的那些清丽优美的意境诗作。林徽因的诗作和她的人一样冰洁、唯美、纯净;冰洁得如同佛前微笑的白莲,纯净得如同观世音菩萨插在净瓶里的杨柳。

我喜欢林徽因,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漂亮或是气质的优雅,而是因为她是一个美丽着哀愁着的女子;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却能让世人崇拜的女子;她能在寂寞中快乐,又能在快乐中寂寞。虽说,后人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她的的确确是一位有着卓越才华和理性对待生活的女子,这一点任何人都毋庸置疑。

我钦佩林徽因,钦佩地并不仅仅是她的才华,更是她对感情的理智与选择。林徽因是个聪明女人,她对待婚姻的理性与克制不得不让人叹服;她懂得恋爱和婚姻的不同之处;她更明白,在婚姻中女人需要的不只是那份单纯的爱,而是生活的稳定与踏实。于是,在徐志摩的留恋中,她从容地转身;在金岳霖的爱慕中,她理智地止步;最后,她把自己纯净的一生完完整整地交给了梁思成。

林徽因不但有着很高的情商,更是一个懂得克制感情的女人,从她后来所有的事实中完全可以证明,林徽因对梁思成的选择既是明智的也是正确的。婚后的几十年,二人一同研究古建筑,一起著作,游离于祖国的秀丽山川之间,夫唱妇随,同甘共苦,可见他们的结合真可谓珠连璧合。

女人这一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婚姻与家庭的幸福,一头扎进恋爱里的女人。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女人,只有婚姻的稳定才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安乐与满足!

记得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就是一本书,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是自己写的,厚度可能不完全是由自己决定,但精彩程度却是自己创造的。” 女人人生的精彩与完美,除了自己努力创造以外,关键时刻的选择也相当重要!

林徽因本应是一朵清纯的白莲,她却开在了热闹的红尘。在经历了凡尘种种的欢乐与痛苦之后,又在身心疲惫中过早折坠,零落成泥碾作尘。不过,我们也无须替她遗憾,因为,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忠于了理性带给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忠于了一颗陷入爱的困境后,却能豁达明智地选择婚姻生活的心。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那一晚》是林徽因的一首诗,这首诗也可以说是林徽因对曾经那一段隐秘情感的真实细腻的写照,这首诗不但作者理智分定方向的生活。也有冥冥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缱绻之情,以及物是人非难系曾经的遗憾。(作者:冰清玉洁)

关于林徽因的散文5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一代才女林徽因,是我心目中的女神,此生的我,就活在她:“那轻,那娉婷……”的诗中。

被她慕倒的,除了她的诗歌以外,还有她为爱而流芳的旷世之情。 林徽因的一生,短暂却不平凡,她的才华,她的学识,她纯净如水般清澈透明的文字,以及西子般隽秀的风姿。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狂热的忘记了自己身份。按理说,一个浪漫有情怀的诗人,以爱来激发灵感,点缀自己的绝美之作,也不为过。让人遗憾的是。才女林徽因,带给徐志摩的不只是爱情与诗情,还有让他一生无法摆脱的苦情!

林徽因的文字之美,超乎徐志摩的意料,林徽因曾经对儿子梁从诫这样说过:“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怀,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个人!”

是的,林徽因的话确实不无道理。文字有毒,文字会释放情毒,一旦被文字情毒蜇中,那种想象中的狂热是无法抗拒的。

林徽因自始至终活在徐志摩的梦里,她的冰洁,她的纯美,她的高雅,是徐志摩众里寻她千百度,一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位。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在水一方的伊人!

徐志摩的一生也活在林徽因的《记忆》里。那份“沉在水底的记忆倒影”。如一朵追逐风的轻云,永远在林徽因的记忆中飘逸!

“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凝望着那幽暗的站台,默默的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我想起你的,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过山,过水,过……”

徐志摩离开人世的第四年,从林徽因催人泪下的悼词中。我仿佛看到了林徽因香容的抽泣与哽咽中的思念与不舍。

其实,我算不上个感性之人,但每每读到此处,便身不由己的陪着心中的这位女神一起伤感、一起抽泣、一起哽咽!

也许,尘世上那些心心相惜,却不能牵手,活在彼此灵魂牵挂中的情缘,皆被徐志摩和林徽因写尽了。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每当读起这些荡人心腑的文字时,我总会想起《雁邱词》里的这些句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要问这世间的情究竟为何物?还真是个难以捉摸,难以回答的话题。或许,情,什么都不是;或许,情,就是“你依然是我的白莲,而我却不再是你涉水而来的江湖!”(作者:冰清玉洁)

关于林徽因的散文6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
  ——题记

我最开始是被《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书名所吸引,我信手翻了翻,我看到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然后啊,就迷上了这本书,迷上林徽因——这个像诗一样的女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是我听过最美的一首,诗人林徽因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的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呤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我不知道林徽因为谁而写,或许这是一首情歌,是为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又或许,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下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可是到底是什么,谁又知道呢?

【你是我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爱上林徽因就如同一个简单的故事,是那么的莫名其妙,那么的讨人欢喜。我喜欢读她的诗,喜欢听人朗诵她的诗,那是比流行音乐不知道好听多少倍的声音。就如同一滩水,表面不深,当你小心翼翼地踩在上面,很快就被沉了下去,无声无息的沉醉了……

她在民国文化的土壤上,在那个才女辈出的时代,她无疑成为了无数男人心中最温暖最温柔的印记。她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淡定,与世无争。

好一个如诗一般的存在,好一个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好一个清丽脱俗,温柔似水,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女……

她如同一朵神奇的玫瑰,散发着淡紫色的光芒。我被她的光芒笼罩着,被她的诗包围着,无法呼吸,无法动弹。

林徽因——我人间的四月天。

【风清云淡,岁月安好。】

在百度上,我偶然翻到了林徽因经典语录,有那八个字,异常的显眼:风轻云淡,岁月安好。心灵似乎被触动一下。风清清,云淡淡,若安好,岁月静,阳光依旧那么美丽,岁月依旧那么静好。她所求的似乎就是现实安稳,岁月静好。又好像,是为某一个人诉说一样,岁月静好,愿你此生安康。

对此,有网友评价:林徽因终是理智的,她追求的并不是天马行空繁华,而是一杯白开水,细细地去品味它的温情。

是啊,林徽因的理智伴随的是记忆中的身影消失的遗憾及余生的安详。对吧?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这是一座闻着风都可以做梦的城,我们时常会被一些细小的柔情与感动潜入心底,忘了自己其实也只是个小城的过客,从哪里来还要回到哪里去。短短数十载的光阴,不过是跟岁月借了个躯壳……’

她的散文也是这样,平平的调子,抑扬顿挫的,也就过了。她的诗,她的一切从一开始就备受怀疑。民国四大美女中就她活的最为潇洒,最引人羡慕。她的一生,就牵扯着极为优秀的三个男子……

对此,她的诗写给谁,没有人知道。但是读她的诗时,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清苦。苦中带甜在嘴中蔓延,能感受到——她也是悲惨的。

如果能重来,愿她一生不要这么痛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关于林徽因的散文7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是梦中期待的白莲,是爱,是暖……”这样轻灵柔美的文字,仿佛天籁之音。而写下这柔情诗歌的女子,她叫林徽因。

对于林徽因的认知,是从她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一个似水的女子。在白落梅的《林徽因传》中,林徽因是一位沉稳而又典雅的民国才女。

林徽因从烟雨的江南走来,带着骨子里的优雅和端庄,她是微雨西湖中徐徐绽放的白莲,出淤泥而不染。在雨雾伦敦与徐志摩发生的空前康桥之恋,而最后还是转身离去。徐志摩是林徽因生命中所爱的第一个男子,在他们身上有令人羡慕的花前月下,风花雪月。我想,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康桥之恋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了吧。林徽因是爱着徐志摩的,但他们生错了时代、爱错了人。徐志摩为林徽因徜徉在康桥的柔波里,最终还是空梦一场。即使后来徐志摩有了陆小曼,林徽因有了梁思成,但是他们的心中还是有彼此,并没有相忘于尘世,直至徐志摩的离世,林徽因还是日夜思念,常在落寂之时想起他们的康桥时光。

红尘陌上,独自行走。林徽因追求的是现世安稳的生活,这个是徐志摩所不能给林徽因的。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这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梁思成与林徽因携手共进,相约白头。梁思成明白,在林徽因的身边永远有无数追求者,而他也只是其中之一,能与她相守一生,他是有幸的。

在林徽因的一生中,还有另外一个男子,一生默默地守候在她的身旁,哪怕是在林徽因死后。金岳霖为林徽因而终身未娶,如此痴情的守候,世间还能有谁。

林徽因的一生,四月的天,不曾凋谢。

林徽因的生前是一朵白莲,她的一生漂浮不定,到她随遇而安,她临走又去一树昙花,清香于世。(作者:浮生未歇)

关于林徽因的散文8

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可能对很多东西有了新的感悟,就比如说为什么徐志摩和林徽因没能在一起的问题。

从林徽因的文集里面看得出来林徽因是很了解徐志摩的,里面记叙了一件事,说是在康桥的时候,徐志摩有的时候会像个小孩子一样在雨中快乐的奔跑,林徽因的评价是徐志摩有点傻傻的,傻得可爱的那种,在徐志摩身上充满了一种诗人的浪漫主义情调。徐志摩也时不时的给林徽因写信,哪怕是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结婚了,在林徽因生病的时候,探望的信也没有间断过,字里行间也全是关切,甚至林徽因举办的一些活动,徐志摩也都会去参加,最后也是因为想去北京听林徽因的讲座,飞机失事而死。

林徽因是了解徐志摩的,徐志摩也是真心爱林徽因的,但是徐志摩不一定了解林徽因。在徐志摩眼里,可能林徽因是一个富有才情的有趣的诗情画意的人,是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是他很欣赏的人。包括后来也喜欢林徽因的金岳霖,可能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这只是他们眼中的林徽因,是才女,是仙子,让他们迷恋。但是真正的林徽因和他们眼中的林徽因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没有人懂林徽因的快乐是什么,真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有人懂的话,可能梁思成比较懂,毕竟他们俩结婚了。而且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个人在建筑艺术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也对建筑艺术很感兴趣,后期也一起为新中国的建筑学做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他们后半生的精力其实主要都在孩子和建筑学事业上,他们也都真心的喜欢建筑学。

现在再来看,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个人没能在一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两个人感兴趣的点不一样,没有太多共同语言。徐志摩喜欢文学诗歌,林徽因不一定喜欢。而林徽因喜欢建筑学,估计徐志摩也不是很懂。从徐志摩憨憨的表现来看,大致除了写些书信,也不会其他哄女孩子的手段了。书信看多了也会腻,如果没有些两个人都感兴趣的东西,太无聊的感情也不会长久。平时偶尔消遣可以,真正需要伴随一生的,可能就需要是知己吧,也就是灵魂伴侣。所以,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一起也挺好的。(作者:栏月)

延伸阅读
美文控爱情类赞榜本周推荐榜本月推荐榜绝品美文爱情散文
显示全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