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社会的言谈规则差异

感悟日记
发表于 2022-02-10 17:28

  会话和书信使我们传递彼此的心意。我们该怎样开始谈话,引起他人的兴趣、澄清或弥补会话中的遗憾。

  说真实且有足够证据的话,说话时避免晦涩、歧义,要简洁、有条理,表达清楚、明白。会话时只有我们有交际的意图还不够,至少还需要对方愿意(或者是不情愿也不得不)听你说。

  不同的社会在文化取向、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社会规则存在差异,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中,人们遵行的交际准则不尽相同。

  在交际时,我们会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即使有时那个人并不在场。赞誉往往是拉近彼此距离、表示友好的方式,是人们喜欢得到的,但过度会被人反感。有时候,得体的话语不一定都是礼貌的,有的甚至会带有攻击、挑衅、讽刺的意味。言语总和特定的语境相配。

  中国文化的礼貌是指向理想的社会同一性,所以面子是指人在他的社会群体中取得的良好公众形象,而这要依赖于社会中其他人的判断,具有明显的社会取向;西方文化的礼貌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面子集中于个体,是一种自我形象,具有个体主义倾向。在不同的文化中,对礼貌的定义有本质的不同。

  世界上任何社会或群体,人们的行为(包括言语行为)都由“礼貌”来制约,由“面子”来维系。中国社会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间,礼对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制约作用,调节着人们的主观欲求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如同西方的宗教,为中国的潜意识。

  我们对于“伦理”道理的认识,本质是对“礼”的重视。“伦”是等级、类别的次序。“礼”是对“伦”的遵循规则。“伦理”是“礼”的根本。中国的封建社会以维护上尊下卑的等级秩序(“礼”的本质规范)为治世的根本。“礼”的本质是“别”,有“别”才有“敬”。“礼”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节制。此所谓“名正言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身份制”和“差序格局”。

  西方国家与中国相反,社会格局平等,人际之间基于平等的关系。礼貌强调人际间的“同”。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高度重视个人的权利和隐私、强调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各履其志,“孺子牛”或“螺丝钉”的思想成为自我发展的绊脚石,中国式的“谦虚”或“卑己尊人”交往规则,令人们不可苟同。西中之“礼”在此点有本质差别。

  “礼貌”作为抽象的社会准则,在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样子。“礼貌”是历史文化的沉积,是群体的价值观的体现。

  行走于不同的社会,需要遵循不同的社会处事原则。

延伸阅读
美文控感悟类赞榜本周推荐榜本月推荐榜绝品美文感悟日记
显示全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