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不怕(一)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

9.9绝品 心情文章
发表于 2019-11-19 09:42
有理不怕(一)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

  ——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

  起初来德国时,第一印象是,这里的人都很遵纪守法,做事有礼有节。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记得第一年的圣诞节,我的德语老师斯坦伯格女士邀请我去她家一同过圣诞夜,一同去教堂经历德国基督徒的圣诞仪式。她知道中国(当时)没有圣诞节。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了。

  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丈夫斯坦伯格先生是一名中学教师,平时她在家照顾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有空教德语。这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中产阶级的家庭,虔诚的基督徒家庭。

  每当中国留学生,学者一起过节聚会时,对德国都是赞不绝口。当时的德国虽富裕但不奢华,每家每户都过着安逸的生活,好像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真可谓“生老病死有依靠”。有钱人有他们的安逸,没钱的或钱少的人也有他们的安逸。那时会经常听到“…这个东西太奢侈了,我们不需要,我们可以用别的…”,但如今听到较多的是:“…这个东西太好了,什么时候我也有一个…”。

  德国人是严谨按法律,按规则行事。所以只要你符合法律规则,就是安全的。

  有件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刚来德国不久,穷学者和穷学生周六上街采购,都是骑车或走路。这天正好步行在商业街的人行道上,突然听到小孩子的一声惨叫,接着就是汽车的紧急刹车声。车祸! 一个5,6岁的小男孩被撞了。

  接下的一幕可能只有在老德国才能看见。 司机马上下了车,跑到出事点,孩子的母亲已经抱住孩子,一手捂着孩子的耳朵。司机马上对孩子的母亲说:“很抱歉,您的孩子突然窜到马路上,而且又那么快,我刹车都来不及。孩子这么样? 我可以带你们去医院。” 孩子的母亲没有指责司机,相反很有礼貌地说:“应该是我向您道歉,我没管好孩子。孩子没事,只是擦破点皮,出了点血。您的车没事吧?“ 司机摇了摇头:“车没事,还是去一下医院吧。“ 孩子的母亲坚持不要而且对司机说:“如果车没事请您继续上路,不好意思耽搁您时间了。“ 司机很犹豫,可最后还是离开了。

  这一幕,给我的映像实在太深刻了,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提到交通法规时,上述情景会如同电影似,从头到尾各情节出现在我脑海里。

  读到这里你会怎么想?

  在德国,马路是交通工具行驶的,自行车有自己的路,人走在人行道上,各走各的,就不会出现刚才的一幕。孩子小未成年,家长有责任看好孩子。条理清楚,所以才会是孩子的母亲向司机道歉,并且还问他车有没有问题……好了,不多说了,把评论留给读者吧,还是回到我在德国故事。

  那个年代德国的生活是非常安逸,几乎没有失业,有工作就有资格贷款购车买房。当时只要有工作,就等于“一辈子有了保障”。记得我当时还在德国大学就读,每年夏天放假前都会有大公司派人到各大学做宣传,希望学生暑期能去他们公司实习,毕业后能到他们公司应聘。当时各大公司的思路是“大学毕业生,是工程师,是新鲜血液,如果不来我们企业,就会去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这是我们不允许的。”

  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德国连续经历了几件历史大事件,随着失业率的增加“安逸”渐渐开始被“怨言”取代,而且怨言越来越重,直至今日没有任何减弱,外加近来的难民问题,更是加重了怨言。穷人有穷人怨言,中产阶级的衰退有他们深深的怨言,富人也不例外。没钱的想有钱,有点钱的害怕钱不值钱,有钱的想要更多的钱。最可怕的事是退休金政策出了问题,这让大多数人失去了安全感。

  拿破仑说,中国是东方的睡狮。但它醒了,可猛虎般的德国乃至整个欧洲似乎从睡狮醒来时,它却进入冬眠。

  2000年以后,我熟悉的人中包括我自己也开始卷入以前不会发生的法律纠纷中了。虚假,套路,误导越来越多,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有人曾经分析过,原文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老资产阶级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资产阶级,他们不是在饥饿中长大的,所以不知道什么是饱,什么是够……。的确如此,不过我始终相信在德国只要有理就不用担心。

  ——————
  预告。
  有理不怕(二)
  ——法律纠纷,如果找出对方有违约之处,已经赢了一半了。

 【作者的话】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哪怕是下棋打牌,没有规则将会怎样啊

 【赠言寄语】应该推荐给国人,尤其交通事故,哪怕汽车再有理,依然要掏钱摆平事故,用金钱买单当前贪婪的人们!
延伸阅读
美文控心情类赞榜本周推荐榜本月推荐榜绝品美文心情文章
显示全文...
猜您喜欢